最年轻的脉冲星: Swift J1818.0−1607

作者:Jumpei Takata,朱羿元 时间:2020-07-19 点击数:

 

科学家估计,太阳诞生于50亿年前,而宇宙起源于大约134亿年前。我们在夜空中看到的大多数恒星是在几百万或几十亿年前诞生的。宇宙中的标准时间度是百万年和十亿年级别。最近,发表在《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》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新发现了一颗不同寻常的中子星[1],被称为Swift J1818.0-1607:它的年龄只有240

 

Swift J1818.0−1607 的发现

2020年3月12日,Neil Gehrels Swift天文台(简称“Swift”)上的爆发预警望远镜捕捉到了一次来自太阳系外的强烈爆发[2]。很快,Swift望远镜开始对爆发方向进行深入观测,并发现了新的X射线源,被命名为Swift J1818.0-1607(图1)。 后续观察[3] [4]证实,Swift J1818.0-1607发出的辐射以1.36秒的时间间隔规则闪烁,并且时间间隔在逐渐变长。 研究人员最终得出结论,Swift J1818.0-1607是快速旋转和高度磁化的中子星

图1:Swift J1818.0-1607的X射线图像,ESA的XMM-Newton天文台所观测到的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脉冲星。 图片来源:ESA / XMM-Newton / P. Esposito et al.

 

什么是中子星?

中子星是宇宙中最奇特的恒星之一。它的直径只有大约20公里,是地球上一座城市的典型大小(图2),但是它的重量大约是太阳的两倍,即地球的重量的50万倍,因此我们可以明白中子星非常致密的星体。中子星是宇宙中第二致密的天体,仅仅一立方厘米的中子星物质放在地球上其可达100万亿克(密度比中子星高的物体是黑洞)。还有另一种方式来思考中子星的致密程度。我们知道,原子是所有物质最小单位,一个原子由一个原子核和一个电子组成,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,而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。一个原子核比原子小10万倍;如果原子核的大小相当于棒球的大小,那么原子的大小相当于一个城市的大小。因此,从原子尺度来看,通常的物质存在着空空间。但是,中子星内部是如此致密,以至于两个原子核之间的间隔仅仅是一个原子核的大小,正常原子不能产生。中子星内部的大多数原子核解形成自由中子汤(这就是这种奇特的被称为中子星的原因)。

图2:中子星是最致密的物体之一,其直径约20公里,质量是地球的50万倍。 图片来源:NASA的 Goddard太空飞行中心

中子星是如何诞生的?正常恒星,例如我们的太阳,由于力的平衡而稳定:引力挤压着恒星,而内部压力则将恒星向外推。内部压力是由中心的核聚变产生的。如果核燃料耗尽,恒星将会因抗衡不住引力而收缩下去,平衡将突然消失。引力使恒星坍塌,并引发超新星爆炸,这将恒星中的大部分物质吹入星际空间。这种坍塌将留下致密而紧凑的星体:中子星(图3)。科学家认为,质量在8到30个太阳质量之间的主序星能塌缩形成中子星(质量更高的普通恒星将继续坍塌成黑洞)。 1967年,第一颗中子星被发现,命名为PSR B1919 + 21。大约240年前,从Swift J1818.0-1607离开的超新星爆炸发出的光到达了地球。清朝的人们可能捕捉到来自于爆炸的光(注意:由于地球与Swift J1818.0−1607的距离约为16,000光年,因此240年前观察到的光大约在16,240年前发出)。

图3:恒星的一生。中子星是在大质量恒星的超新星爆炸后诞生的产物。 图片来源: Mr Toogood's Physics http://www.alevelphysicsnotes.com/index.php

 

中子星的自旋

自旋是宇宙中星体的一个共同属性。地球每24小时自旋一圈,太阳每27天自旋一圈。 天文学家发现Swift J1818.0-1607每1.36秒自旋一圈! 为什么中子星旋转这么快?其原因类似于旋转花样滑冰运动员。从图4中我们可以知道花样滑冰运动员将手臂收拢到身体上时旋转得更快。这种物理定律被称为角动量守恒:当旋转的物体尺寸缩小时,旋转的速度与臂长的平方成反比(图4)。例如,如果半径大约为7亿米的太阳坍塌到中子星的大小,它将每1毫秒自转一周。所以中子星可以旋转得如此之快。

 

图4:角动量守恒。随着旋转物体尺寸的缩小,旋转速度增加。图片来源: © 1999-2020, Rice University, Creative Commons.

 

中子星的磁场

中子星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其极强的磁场。自旋星体的收缩不仅增加了旋转速度,而且还增强了磁场。其物理原理类似于角动量守恒,但称为磁通守恒:当物体半径缩小时,磁场强度与半径的平方成反比。中子星的磁场在前身星坍塌过程中被放大到超过十亿特斯拉,这比生活中普通磁铁高出十亿倍。中子星是宇宙中磁性最强的星体。

 

恒星灯塔:脉冲星

极强的磁场迫使中子星从磁场的两极(如地球的北极和南极)发出辐射。由于辐射束和中子星一起旋转,就像海边的灯塔一样,所以我们只能在辐射束束指向我们的时候看到中子星(图5和图6)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们已经能观察到中子星的脉冲。大多数中子星可能无法被探测到,因为它们可能没有发出足够的辐射,或者辐射束从未指向我们。然而在某些情况下,中子星可以产生可探测的脉冲辐射。这样的中子星被称为脉冲星(pulsar,全称pulsating radio star)。由于脉冲是如此的有规律而且脉冲星的位置固定,研究人员认为脉冲星可以引导宇宙飞船的飞行,就像在海边建造灯塔来引导船一样。

科学家估计,Swift J1818.0−1607只有大约240年的历史。那么,我们是怎么知道恒星的年龄呢?恒星的年龄是用来对恒星进行分类的基本信息。研究人员通常用恒星的“颜色”来估计一般恒星的年龄;年轻恒星显得更蓝,而老恒星则显得更红。对于脉冲星,科学家们则用不同的方式来指示年龄。来自脉冲星的连续两个脉冲之间的到达时间是非常规则的,脉冲星的旋转周期可以非常精确地测量出来。另一方面,脉冲星的周期随着时间缓慢而有规律地增加;Swift J1818.0-1607的周期正以每年约0.003秒的速度自旋下降。科学家们用当前自旋周期与自旋下降速率的比值作为年龄的标志,称之为“特征年龄”。特征年龄并不完全吻合真实年龄,但与之接近。Swift J1818.0-1607是目前为止观测到的所有脉冲星中特征年龄最小的。

图5:艺术家对脉冲星辐射的印象。图片来源:Copyright @2004 Pearson Education, publishing as Addison Wesley. 

图6: Gif动画,脉冲星的灯塔模型。图片来源:Michael Kramer(曼彻斯特大学JBCA)。 

 

磁性怪兽:磁星

如果你在真空空间中旋转一个磁体,则会观察到该旋转磁体最终会停止旋转,旋转的磁体会改变空间中磁场的方向。在自然界中有趣的是,变化的磁场会生成变化的电场,从而会生成变化的磁场,依此类推。电场和磁场相结合,从磁体中消耗旋转能量,从而导致磁体旋转速度下降。科学家运用这个想法来解释脉冲星的旋转。 磁化的中子星在太空中的特性就像旋转的磁体一样,不难想象具有较高磁场的中子星旋转速度下降得更快。因此,科学家用自旋下降速率的测量值来表示脉冲星的磁场强度及其寿命。自1967年发现第一个脉冲星以来,已发现约3000个脉冲星,其典型的磁场强度约为1-10亿特斯拉。

Swift J1818.0-1607令人惊讶的是它的磁场强度比典型值强1000倍(图7)。研究人员将这种具有超强磁场的中子星称为“磁星”(magnetar, magnetic star的缩写)。磁星是中子星的一种罕见类型,到目前为止,仅确认了约30个磁星。目前,Swift J1818.0-1607不仅是最年轻的,而且是旋转速度最快的磁星。

强磁场的特性就像拉紧的橡皮筋在磁星上施加张力。这种压力随着时间累积在磁星的表面,最终使表面破裂。这会导致类似于地震的星震,并引起剧烈的伽马射线爆发(图8)。 2020年3月12日,Swift望远镜捕捉到来自Swift J1818.0-1607爆发。 

 

图7:脉冲星(黑圈)和磁星(蓝圈)的磁场和特征年龄。Swift J1818.0-1607是已知中子星中最年轻的。图片来源:Jumpei Takata(华中科技大学)。

 

图8:磁星SGR 1806-20的伽马射线暴。图片来源: A. von Kienlin, MPE.

 

谜团

Swift J1818.0-1607脉冲星由于具有超强的磁场,因此被归类为磁星。与典型的磁星(在射电波段观测不到)不同,Swift J1818.0-1607可产生射电信号脉冲,并且其特征类似于典型的脉冲星。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第一个磁星以来[6],研究人员就认为,典型的脉冲星和磁星是中子星中的不同种类。射电辐射磁星Swift J1818.0-1607的发现提出了有关磁星与典型脉冲星之间联系的新问题。

超新星爆炸将中子星的表面加热到非常高的温度(约一千万度)。然后,中子星通过辐射X射线逐渐冷却。研究人员测量了来自多个脉冲星和磁星的X射线冷却辐射,他们期望观测到Swift J1818.0-1607的冷却辐射特征。但是,观测数据并不能表明Swift J1818.0-1607存在冷却辐射,而是表明Swift J1818.0-1607的表面可能比预期温度要冷得多。没有发现冷却辐射这一点似乎与Swift J1818.0-1607的特征年龄相矛盾。因此,科学家仍然不确定Swift J1818.0-1607是如何形成,以及真实年龄是什么。

 

寻找超新星遗迹

由自旋下降速率确定的特征年龄表明,Swift J1818.0-1607是已知脉冲星中最年轻的。研究人员希望发现另一个证据,证明Swift J1818.0-1607确实是年龄约为240岁的最年轻的脉冲星。对真实年龄的最确凿的估计是相关超新星遗迹的确认。超新星爆炸会吹走恒星的大多数质量。喷出的碎片以非常高的速度在星际空间行进(绕地球一圈大约只需要1秒钟),并且可以观察到膨胀的星云,这被称为超新星遗迹。在超新星遗迹的中心,经常能探测到脉冲星或磁星。最著名的超新星遗迹是蟹状星云,地球上在公元1054年观测到了蟹状星云的超新星遗迹,在蟹状星云的中心有一个周期为33毫秒的脉冲星。

寻找与Swift J1818.0-1607相关的超新星遗迹的工作才刚刚开始。在接下来的几年里,深入的调查将揭示超新星遗迹的性质以及Swift J1818.0-1607的真实年龄。

图9:蟹状星云的超新星遗迹。左上方和中间的图像显示了光学和X射线望远镜拍摄的蟹状星云。脉冲星位于星云的中央,星云的大小远大于脉冲星的大小。图片来源:NASA, ESA, J. Hester, A. Loll, CXC, SAO, F. Seward et al., MAGIC Collaboration

 

 

 

参考文献:

[1] Esposito, P. et al. 2020,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, Volume 896, Issue 2

[2] Evans, P. A. et al. 2020, The Gamma-ray Coordinates Network circular 27373

[3] Enoto, T. et al. 2020, The Astronomer's Telegram, No. 13551

[4] Lower, M.E. et al. 2020,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, Volume 896, Issue 2

[5] Hewish, A., Bell, S.J. et al. 1968, Nature, Volume 217, Issue 5130

[6] Mazets, E. P. and Golenetskii, S.V., 1981, Astrophysics and Space Science, Volume 75, Issue 1



作者简介

Jumpei Takata,华中科技大学天文系教授,主要研究领域伽玛射线脉冲星。

朱 羿 元,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 

版权声明:原创论文,转载需注明出处。

编    校:雷卫华 王慧慧  许文龙

文章编号:华中大天文200717B


版权所有 © 华中科技大学天文学系 |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 1037号      E-mail:astro@hust.edu.cn